所以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戊戌六君子自以为自己的慷慨赴死,可以唤起老百姓对于清朝统治之下的天下的觉悟,以此来重振江山。但却没有想到,他们所想象的场面与真实的场面完全是背道而驰。现场的围观群众不仅没有感叹他们的慷慨就义,反而是恨不得唾其面、食其肉,而这一切的根源正如爱因斯坦所论述的,都是教育上的缺陷。
认知的悲哀
在鲁迅先生《药》这篇文章之中,在描述老百姓的麻木不仁之时,并没有夸大其词,确实是有人血馒头的存在。例如聂耳曾经写道,在1928年自己的老师因为伟大的事业而被当局逮捕枪决之时,当时围观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自己老师的死亡而感到哀伤,更没有感觉到自己老师是为这个天下、为他们而死,而是将自己老师的心脏挖了出来,而当时老百姓口中的理论是,心脏可以包治百病。
显然戊戌六君子的慷慨赴义,也是同样的结局,天下并没有为之动容,反而是将当时用来点杀六君子的朱砂笔被人高价买去,而其中理由同样的是愚昧可笑,竟然是这支朱砂笔可以辟邪。
而当时老百姓的愚昧无知,其实就是旧式教育下所遭受到的迫害。要是当时老百姓能够接受到今日这般废除迷信封建的教育,其中国民意志必能早日苏醒,历史上也不会有无数的先烈为了树立中华民族魂,热血洒醒四万同胞灵魂。
满清时的天下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魂是一直存在的,民族气节充斥在历朝历代的各个角落。如汉武帝倾尽70年的国力来抗击匈奴,维护了刚刚形成的中原王朝雏形;宋朝更是十万百姓死于社稷,以祈求维护江山稳定。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具有不缺乏为国而死之人。但是这一切到了清朝,便另辟蹊径。
面对列强的进攻,老百姓并没有表现出以往的为国死的气节,反而是像欢迎班师回朝的将领一般,为他们夹道欢迎,甚至是兜售商品,更有可恶者为其指路。之后老百姓越来越没有国家的意识存在,在河岸两边围观的老百姓看到清朝军队被英军大炮轰入水底求救之时,个个拍手叫好;甚至在圆明园被毁于一旦之时,第一个冲进去抢劫的确是中国的老百姓。
如此一来,纵观历朝历代,老百姓的思想从未像清朝一般封建愚昧,也难怪儒学统治下的清朝,八股取士已经将读书人的思想全部禁锢,老百姓又怎能杀出一条血路?
真正原因
而且自古以来,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志向,只求安稳裹腹即可。虽然说清王朝早已经将自己统治下的百姓思想奴化,但老百姓对于清王朝的景仰颇高,并没有生出反抗之心。而戊戌六君子的变法就是与朝廷作对,与朝廷作对就是与老百姓作对,如此之人,天下人自然是共诛之。
与此同时,戊戌变法之前,太平天国运动刚刚镇压,而且历来战争皆是老百姓受苦,耕地黄屋被毁。所以在面对刚刚休整的清王朝之时,谁也不愿意再重启战争。而戊戌六君子与朝廷作对,自然是有重启战争的苗头,老百姓此时已经经历不起任何一场灾难,无论戊戌六君子是出于什么目的,老百姓家对其恨之入骨。
所以在清朝统治之下,弱民、疲民、愚民,老百姓早已失去了国家的概念,这天下谁当家做主,老百姓漠不关心,只要统治者能给予他们安稳裹腹的生活,自然是夹道欢迎。至于千百年来所树立的民族气节与民族魂,其实早在清朝入关、推行八股之时,已经全然丢弃。
结论
所以旧时教育的陋习,以及清王朝为了统治百姓禁锢思想的目的,皆是造成当时老百姓对满清天下麻木不仁的根本所在,如此一来,自然有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可悲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