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马基雅维利与商鞅对比一文,有朋友说这是不尊重先贤。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一个基础的语言文字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先贤”包括“先”和“贤”两个字,先就是先人、祖先、古人,贤就是贤人、志士,必须是古代的贤人才能叫先贤,而不是说所有的中国古人都是“先贤”,要是商鞅都能说成先贤,那秦桧是不是先贤?
为什么说商鞅危害不在秦桧之下?
中国文明是世界主要文明之一,当然是伟大的,但是伟大在哪里要搞清楚。在我看来,中国文明伟大在儒教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道教的体察自然和尘外玄思,佛教的慈悲为怀和体大思精,伟大一些名臣们为民请命、一些名将抗拒外侮,唯独不伟大在秦式皇帝。
我个人认为,古人能否被评价成“先贤”,就两个标准,一个是有没有改善民生民权,二个是有没有促进文化发展,前者对应社会基本需求,后者对应文明高阶需求,两个标准中达到一个即可,但不能达到一个却损害另一个。
下面简单说说。
第一个标准,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汉的儒生官员。
我们知道西汉继承的是秦法,秦制是“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老百姓动辄得咎,先罚款,破产了就罚成奴隶,干重体力活虐死。
汉武帝之后,逐渐任用儒生出任地方官,原先文法吏当地方官时,对秦法是不折不扣百分百实行,甚至超额实行,儒生接手之后,有意抵制、怠慢,虽然没能从根本上革除秦法,但儒生治理的州郡政府规模缩小,秦法危害降低,民间自由度上升,民生、文化都有明显改善。
这些儒生官员当然就是先贤,史书中凡是评价“为政镇之以静”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好官员,大概率是先贤。
第二个标准,古代大部分文人学士都符合。
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不必说了。像李白、杜甫虽然没有改善民生,但其诗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文明的品质,当然也是先贤。
相比之下,杜甫的诗作激励了后人为民请命,在诗作提升文明品质之外间接地有利于改善民生,苏轼既是大诗人又是好官,诗作之外直接改善民生,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李杜苏是在一个水平线上,但作为先贤,杜甫、苏轼段位比李白要高。
再来谈谈两个标准的互斥。
符合第一个标准而损害第二个标准的,比如宋以后的某些理学家。这些人在改善民生民权方面有贡献,但是鄙视乃至打压文学艺术的发展,这样的人我个人视为有可贵之处,是好官,但不太认同为先贤。
符合第二个标准而损害第一个标准的,那就是那些有才艺的暴君了,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是其魁首。
很多人同情李煜、赵佶,认为他们只是不会做君王,误生在帝王家,其实这两个人并不是不会做君王,集权、虐民那一套他们全会,李煜为修奢侈的佛寺残忍刻剥江南人民,宋徽宗讲排场搞丰亨豫大搞得民间困苦不堪,还刻元祐党人碑迫害正直士大夫,这两个家伙都是实打实的暴君,只是武力不行被人灭了而已,完全不值得同情。当然,李后主的词作大大地拓宽了词的境域,极大地促进了词在宋代的发展;宋徽宗的瘦金体和画作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葩,在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时将他们视为典范,这都没有问题,可以说他们是大文学奖、大书法家,但不能称为先贤。
最后来说说武将。
武将是否先贤,要看这个人的事业是为了保卫民生还是危害民生,还有就是有没有屠城、杀降等劣迹,作为古代将领来说这些事情可能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否乐于这么做则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像卫青、霍去病这种,把基本上承袭秦制、比较恶劣的西汉制度强加到匈奴头上,让西汉更稳固,老百姓持续受苦,还让更多人过得更差,你可以说卫青的步骑车协同战术、霍去病的骑兵奔袭很了不起,不愧一代名将,但这两个人不能视为先贤。
反过来,面对秦制暴君苻坚的入侵,谢玄挺身而出,率北府军奋起抗敌,以少胜多,让苻坚的秦制帝国土崩瓦解,保卫了比前秦文明得多的东晋,保卫了比汉朝健康得多的、正在自我改进的中华正朔,当然就是先贤。不然,东晋被前秦征服,江南就会像隋灭陈之后被强制劣化一样,被前秦劣化,就没有璀璨辉煌的南朝文化了。
同理,反抗比宋朝政治更残暴的女真人入侵的岳飞岳王爷,自然也是先贤。岳家军没有想象中“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那么简单,岳飞的军府统治下税收也很高,但仍然比金人的统治要强,所以没问题。
蒙古人虽然后来统治不差,但在侵宋前期尤其在四川屠杀很惨,那么挺身抗蒙保护百姓生命,且无其他明显劣迹的孟珙、杜杲、文天祥、李庭芝自然也应视为先贤。
最后说说商鞅。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根本不是让平民翻身的机会之地。商鞅变法的实质,是通过将贵族纳入官僚体制,给予大量特权来取消贵族的独立性,大贵族起家就从十五级爵大庶长,小贵族起家就是五级爵大夫。
平民则要从零做起,艰难地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获得军功,最多也只能得到第四级爵不更,再有功就只赏钱不升爵,除非家里有钱能够做吏,带队厮杀有功能够再升两级,但最多也就升到第六级五大夫,再立功也只赏钱不升爵了。
也就是说,商鞅变法之后,平民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奋斗一辈子,最大的可能性也不过是比小贵族一出仕就获取的爵位高一点点而已。有人说平民有可能达到小贵族的水平,那也是阶层流动啊。但是你们不知道商鞅在阶层歧视性的军功爵制度之外,还设计了一套罚款制度。
商鞅把秦法设计得极其细密,让你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触犯,触犯了就罚款,而且罚得很重,随便罚几次秦民就破产了,破产了就去做国家的债务奴隶,重体力活虐死,秦始皇陵里很多被重体力活虐死的债务奴隶都带有爵位。
你好不容易立功了得了爵位,甚至立更多的功在爵位之外还赏了钱,很快就被罚款罚破产去做奴隶,做重体力活被虐死,爵位只能稍微推迟你变成奴隶的时间而已。而在商鞅变法之前,秦民虽然经济上比较穷、文化上比较low,但还远没有坏到商君之法下变成会说话的牲口这么惨。
所以商鞅变法是实质是轻砍贵族,重砍平民,只有秦王一人获利。这样危害全社会利益的渣滓,怎么能奉为先贤呢?你要能把商鞅都说成先贤,那秦桧也是先贤了。
古人讲究重视“名器”,因为历史人物的身后之名,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监督,要是乱来,这种监督就没有了,所以不能乱来。
昨天还有一位老用户留言说“儒家软骨头,谁家当政只要自己利益不损,它管过别的吗”,以此来质疑我们批判商鞅不公允。
咱们姑且不说历史上反抗暴君暴政和异族侵略的儒生车载斗量,就算我承认汉以后的儒生没有先秦儒生那样让人提气,那样英风义烈,就算被法家污染后的儒生里软骨头有点多,那完全作为君主奴仆的太监式的法家又是什么?无骨鸡柳吗?
商鞅的5个愚民政策 – 而习近平现在正在实施
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彻底推翻封建主义。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其中愚民政策一直是帝王将相的必备绝技。
说到愚民术就不得不提到商鞅了。秦孝公时期,秦国贫弱不堪,秦孝公决心变法,后来商鞅受到秦孝公重用封商鞅为左庶长,为了报答秦孝公的赏识,商鞅提出一些方针策略愚民术就是其中之一。
《商君书》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术:
1、愚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
愚民术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其核心思想就是民愚易治。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愚笨的人比较好管理,因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没有见过世面,甚至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既听话又好忽悠。缺点就是:能力不足。如果下面的人都能力突出,才华出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观点,对于平庸的领导来说,确实不好管理。
商鞅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当时的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秦国更是氏族掌握着社会,民风彪悍、私斗成风,于是愚民成了首要任务。给他们制定规章制度和细则,让他们不敢有别的想法,设立刑罚使他们不敢造次、设立军功树立榜样。
愚民术历朝历代都在使用,尤其以清朝发挥最好。愚民术表现形式主要有: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删减四库全书,文字狱等一切禁锢思想的手段。
这些古老的手法现在已经不用了,可是愚民思想仍然在某些企业单位存在。因为这个核心思想千古不变的那就是:愚笨的人便于管理。那么今天的愚民手段表现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我想大家都熟悉,可是又有谁想过,都想当将军的话,那现任领导岂不是岌岌可危。所以将军是不希望士兵有想当将军的想法,因此用庸才也就见怪不怪了。
其次是制定标准化和流程化。你们不用多想按这个标准做就行了,按这个流程做就行了,让大家失去思考能力便于管理。可是有时候我们的一些想法真的可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只是现实的无奈不得不做一个愚民。
如果说前面两条只是入门级的话,那么后面这条则是诛心。自古以来有成功者就有相对应的失败者,成功固然人人向往,但是失败也无可避免,总会有人失败。毕竟失败的后面令人害怕,因此大家都不希望斗争太激烈,特别已经取得成功的人更是不愿意胜利果实被别人摘取,所以毒鸡汤大行其道。
比如说: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你。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一个人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企业不会为你做什么,除非你能为企业做什么。然而对于成功的描述通常也是归结个人因素比如:人家工作八小时他工作十六小时。他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他眼光独到,头脑灵活。
诸如此类的话语,无非是教你要自信、要努力、要有目标、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这种把失败的因素完全归结于个人因素,丝毫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行为不是愚民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可是这并不能推导出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就一定能当皇帝。